凡是疾病早期,身體壯實,胃口大好,喜歡吃肉,面色赤紅,大便干燥,口臭口苦,同時不會輕易就感到虛弱、無力的,這一般是實火,極端而典型的例子比如張飛、李逵類型的,有孔武之勇,大多是勞力者,治這種上火也相對簡單,痛快地瀉一次肚,火就去了大半。
凡是疾病后期,身體消瘦,食欲不振,面色特別唇色是嫩紅的,男性嘴唇也會像女人一樣嬌艷,而且總感到腰腿酸軟無力,心思也較重,容易失眠,也容易為物所感,整個人處于一種消耗狀態(tài)中時,他們?nèi)绻匣?,一般就是虛火了?nbsp;
這種人在言情小說、電影中很多見,多是命運不濟的情種,多愁善感,感情不順利,失戀或者單戀。比如電影《
胭脂扣》里梅艷芳飾演的如花,消瘦失神,郁郁寡歡,是勞心者,典型的因情致虛。
梅艷芳本人就是個陰虛體質(zhì),消瘦,敏感又多情,據(jù)說她至死都深戀著劉德華,對誰都要念叨,這份感情至死沒能如愿……梅艷芳未遂的感情幫她演活了《胭脂扣》里的如花,也把自己帶入了絕癥。她的子宮癌,很難說沒有情緒問題。
中醫(yī)講"七情化火","七情"就是七種異常的情緒: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。任何一種情緒沒得到宣泄都會積蓄,化為火,這種火是典型的虛火,會暗耗掉身體的元陰、腎陰,乃至危及生命。
導(dǎo)致陰虛上火的,肯定有身體因素,比如疾病消耗、治療錯誤或飲食失當(dāng),更重要的就是情致不舒暢?,F(xiàn)代人欲望重重,情緒問題常常超過了身體問題,往往由心神動導(dǎo)致肝腎之精耗散,造成陰虛比陽虛更常見。
張景岳《類經(jīng)附翼》:"陽不化氣,則水精不布,水不得火,則有降無升,所以飲一溲二,以致源泉不滋、天壤枯涸者,是皆真陽不足,水虧于下之消證也。"
陽氣虛弱到不能蒸化水液的程度,水的精微就不能遍布周身了。水只降不升,就會喝得少而尿得多,就像源泉不能滋潤,土地就要干枯,屬于陽氣不足導(dǎo)致的消渴癥。
中醫(yī)里說的上火和自然界的火有共同點,都是燃燒,都要燒掉水分,所以上火時人會因為缺水而口干。有一種口渴的人屬于陰虛有火的體質(zhì),喝水是想自救,但因為體內(nèi)有火有熱,喝進(jìn)去的水很快就被蒸出去了,所以總喝水總覺得渴。
如果這個人比較瘦,喜歡喝水,而且還愛吃,胃口特大,且大便干燥,那么除了要養(yǎng)陰,還應(yīng)該化驗一下血糖。這種陰虛有火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先兆,糖尿病在中醫(yī)里被稱為"消渴"、"消證"。
現(xiàn)在糖尿病發(fā)病已經(jīng)明顯年輕化,30歲的人就可能得這種病,特別是父母就有糖尿病的,就更要提高警惕了。糖尿病就是由胃火盛導(dǎo)致胃陰虛乃至腎陰虛的。
還有一種口渴,嘴唇也會經(jīng)常干,特點是渴但又不想喝水,或者喝水之后感覺水就汪在肚子里,停在那兒,上不解渴,又排不下去,同時還會有大便費勁。這種情況既不是上火,也不是陰虛,而是氣虛。往往是由于元氣太弱,不能使?fàn)I養(yǎng)物質(zhì)輸送上去導(dǎo)致的,如果用中醫(yī)辨證的話,大多屬于"陽不化氣"。因為陽氣虛,水雖然喝進(jìn)去了但不能布散,蒸化,很快就全尿出去了,嚴(yán)重的會"飲一溲二",就是喝一杯尿兩杯,出的比進(jìn)的多,"有降無升",因此會不斷地口渴。
這時候就不能去火,而要吃補藥了,把人體火力增強了,才能使水為身體所用,比如補中益氣丸之類的就比較合適,吃了之后,口渴和大便不通的問題會同時解決,這種口渴和便秘的根本是因為清氣不升、濁氣不降,吃補藥能幫助把清氣升上去,使?jié)釟饨迪氯ァ?nbsp;